最近一直在看当年明月的《明朝那些事儿》,看了这部“小说”,才发现原来历史可以这么有趣。其实正如本文的作者当年明月所说,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!
“当年明月”,一个在网络上迅速崛起的名字,因其清新、幽默、朴实的讲史风格而被媒体誉为能与易中天PK的新锐,其那一句“历史应该可以写得好看”的名言,更让人叹服其睿智和胆量,正是这种不拘一格的创新风格,成就了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畅销。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是我自认为所读过的最好的书,其用平实、简洁的文字,恰到好处地讲述了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,用平白的语言再现历史,极少评价,适时地加入画龙点睛式的启示性语言,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去思考。这样的奇文,亘古少有,多一字是狗尾续貂,少一字又言犹未尽,文字表达浑然天成,近乎十全十美。
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底气,作者不露庐山真面目,没有借助任何学历、经历、名号、头衔的光环效应,却能在充斥着“假、大、空”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,仅以文字的魅力(甚至连一幅插图都没有)就能深深地吸引读者,使千万人为之趋之若鹜,为世间又创造出一例“酒香不怕巷子深,是金子总会发光”的典型。
全文下载地址: 明朝的那些事儿 全文下载
这是一种人生境界,只有具备深厚的实力,经得起比较,内敛却能做到不“露”也锋芒,没有经过一番如梅傲霜的苦练,是没有办法企及的。
读书写作、为人处事如能领悟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的精妙之处,又何须一定要读多少书,进什么名牌大学,须知:何必读尽圣贤书,深得其妙,便是实学;纵使历遍天下事,不知进退,终是愚夫。
因读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后感,为此篇与博友共享。【转自网络】
作品推荐:
全新写史方式,流行文化经典,全程演绎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三百年兴衰风云,再掀2008年大明王朝热。 本书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本白话正说明朝大历史的历史读物,自2006年3月在新浪开博至今,每月点击率超过百万。
作者简介:
当年明月,本名石悦,男,27岁,一个非文学和历史学专业出身的普通公务员,2006心灵历史开创者。他强调写史即写人,写人即写心。以长文《明朝那些事儿》狂飚突起于天涯论坛,后转战新浪,天涯、新浪月点击率均力超百万,引起“明矾”骚乱。相关事件被媒体命名为“明月门”。截止到2008年3月,《明朝那些事儿》已经由中国友谊出版社出版了五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内容简介:
历史本身很精彩,历史可以写得很好看。——当年明月
《明朝那些事儿》主要讲述的是从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起,到明朝灭亡近三百年的时间内,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。以史料为基础,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,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,尤其对官场政治、战争、帝王心术着墨最多,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、人伦道德的演义。
当年明月的这本书,他自己说应该叫《明札记》,从形式上说是有道理的,但是却不能体现这本书的长处和好处来,所以还是应该叫《明朝那些事儿》。本书语言风趣,情节生动,作者采用了流行文学的手法,如幽默、推理、悬疑等,关注人物命运,介入个人情感。
虽然一样是说史,但当年明月用的笔法,却不是以往那些史书笔法,而是一种充满了活力和生气,字字都欲跃然而出的鲜灵笔法。在他笔下,人物不再是一些刻板的名字和符号,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那些事件更是跌宕起伏,叫人读来欲罢不能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这篇文章我构思了六个月左右,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的一些事情,以史料为基础,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,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和对人物的心理分析,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些评价。
我写文章有个习惯,由于早年读了太多学究书,所以很痛恨那些故作高深的文章,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,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,我希望自己也能做到。望大家能给予评价
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写的算什么,不是小说,不是史书,就姑且叫《明札记》吧,从我们的第一位主人公写起,要写三百多年,希望我能写完。
我们从一份档案开始
姓名:朱元璋 别名(外号):朱重八、朱国瑞
性别:男
民族:汉
血型:?
学历:无文凭,秀才举人进士统统的不是,后曾自学过
职业:皇帝
家庭出身:(至少三代)贫农
生卒:1328-1398
最喜欢的颜色:黄色(这个好像没得选)
社会关系:父亲:朱五四 农民
母亲:陈氏 农民(不好意思,史书中好像没有她的名字)
座右铭:你的就是我的,我的还是我的
主要经历:
1328年——1344年 放牛
1344年——1347年 做和尚,主要工作是出去讨饭(这个。。。)
1347 年——1352年 做和尚 主要工作是撞钟
1352年——1368年 造反(这个猛)
1368年——1398年 主要工作是做皇帝
【声明:转载自新浪BLOG,版权归当年明月所有,未经作者允许,不得用于商业用途。】
发表评论